“我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好,真的感谢你们。”9月4日,申请人周小华紧紧握着检察官的手,连连道谢。这是常熟市人民检察院探索“1+N”工作法,首次引入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补充救助和企业家自愿救助,向刑事案件被害人送去检察机关的关怀和社会各界的温暖。周小华是常福街道毛桥村的村民,患有强直性脊柱炎,属于肢体三级残疾,其父亲五年前因病去世,他一直和母亲相依为命,生活起居都由母亲照料。
2018年5月,周小华的母亲乘坐犯罪嫌疑人金某某的电动三路车,不料在行驶过程中不幸发生侧翻,导致两人跌地受伤。周小华母亲经送医院抢救无效,于事发当晚去世。突如其来的不幸对周小华来说犹如晴天霹雳。“我当时听到这个消息,整个人一下子就乱了。”回忆当初的心痛,周小华瘦弱的脸上难掩悲伤。母亲不幸离世,留下周小华一人孤苦伶仃,无依无靠。加上自己身体残疾,没有劳动能力,每月仅依靠400元左右的低保维持基本生活。母亲生前经营的小卖部生意惨淡,偶尔有村民过来买瓶水买包烟,仅能勉强维持小卖部的经营,收入微薄。如今,母亲去世,行动不便的周小华也无法独自进货上货,生活举步维艰。这今后的日子该怎么办呢?看到周小华的困境,前来探望的亲朋好友也都忍不住落泪。犯罪嫌疑人金某某的家庭经济条件也非常困难,无力赔偿。
市人民检察院控申科在了解周小华的情况后,随即与周小华联系,告知其可以依法申请司法救助。在收集所需材料后,经审查,该案符合国家司法救助条件。考虑到被害人的实际困难,根据相关法规,市人民检察院决定对申请人给予5000元的司法救助。然而,司法助“救急不救穷”。市人民检察院启动“1+N”工作法,拓展救助方式联系周小华所在的常福街道,为周小华寻求补充救助。常福街道在核实周小华的情况后,将其纳入了“惠贫益家”精准惠残项目的受助用户。该项目通过向流水琴川义工协会购买服务,向辖区内残疾人家庭提供包括生活照顾、心理慰藉、家政服务在内的精准惠残服务。根据服务协议,周小华每周可以享受一次上门服务。
更令人欣喜的是,辖区企业苏州爱马仕服饰有限公司听说了周小华的遭遇后,主动伸出援手,特地上门慰问并送上了3000元救助金,并承诺在未来会组织企业内部的志愿者分队经常过来援助。“‘1+N’工作法在做好经济救助的基础上,更把法律援助、社会资助、心理关注等融进司法救助之中,延伸司法救助的内涵,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常熟检察院副检察长方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