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工作,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化解信访矛盾风险,常熟市检察院创新工作机制,借力“专家外脑”,充分发挥听证员作为“独立第三方”参与矛盾化解的独特优势,在全国检察系统率先建立分类型听证员库,被检察日报、江苏法治报、苏州日报等报道,得到最高人民检察院主要领导批示肯定。
该院积极适应检察机关案件公开听证适用范围调整以及捕诉一体化办案模式新要求,从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专家咨询委员、律师、高校教师、行业专家、乡镇、村、社区工作人员中,选取专业精湛、群众工作能力突出的代表,首批吸纳45人组成听证员库,并将听证员细分为法律型、专家型、社会型三别,实行动态管理,适时增补。
法律型听证员针对案件法律问题作出判断,提供咨询;
专家型听证员针对案件涉及领域专业问题作出解释说明,提供专家意见;
社会型听证员从案件矛盾化解着手,帮助信访人厘清息访的社会实际意义。
赋予信访人一定的自主选择权,对法律型、社会型听证员可交由信访人自选。在一起刑事申诉案公开听证中,根据申诉人的意愿并结合案件需要,从听证员库中分类选取了一名主任医师、一名资深律师及属地乡镇干部作为听证员参加听证。主任医师围绕被害人送医救助时间对被害人救治的影响进行耐心专业的解答,律师就申诉人关注的民事损害赔偿诉讼有关问题给出具体建议等,帮助申诉人彻底打开心结,申诉人全部接受该院的审查处理意见,当场写下息诉罢访承诺书。
三类听证人员协同配合,优势互补。以此模式组织开展信访案件公开听证30余次,其中院领导主持公开听证9次,当场息诉罢访占比73%,有效化解了大量信访矛盾,维护了司法公平正义。
同时,该院坚持将听证工作与检察重点工作有效结合,主动服务“六稳”、“六保”,维护非公企业合法权益,举办涉民营企业案件公开听证4件,最大程度减少办案对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源头上减小企业信访风险。
配套完善软硬件设施,申请财政专项拨款打造“智能化听证室”,实现听证过程管控、异地听证、同步录音录像、听证设备联动、数据汇聚等智能辅助功能,提升听证工作质效,切实提升信访化解能力。
依托“听证员库”这一创新机制,
常熟市检察院将充分发挥
公开听证“连心桥”作用,
架起人民群众与检察机关沟通的桥梁,
主动借助“外脑”、接受监督,
提高检察机关司法公信力,
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
以“看得见”方式感受到公平正义。